“最快女护士”张水华的舆情还在舆论场上延烧,被热议。
她不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不是为富不仁的黑心商人,就因为受访时的一席话,被持续数日责骂,网友是否过分了?
9月4日,《新周刊》微信公众号以《跑得最快的女护士,被骂过头了》为题,表达了对于网络舆论的不满:张水华犯了什么大忌?不过就是一个拥有个人梦想的普通人,恰好在情绪崩溃的节点上没有说出足够的漂亮话而已,“牛马何苦为难牛马”,不必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他人,绑上道德枷锁,也不必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去疯狂打压甚至试图毁掉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中国最快的女护士”凭什么不能成为“中国最快乐的女护士”?
《新周刊》的观点代表了舆论场上一部分人的声音,但是依然无法解释何以如此?比她更值得骂的人多得去了,网友为何独独不“放过”她?

赛后张水华在接受采访中。视频截图
这几天我一直在网络评论与留言中苦寻原因。在看完几万条信息后,我形成了一个比较确定的印象:大家只不过是借张水华的“调休言论”发泄着对那些利己同事或曾经同事的强烈不满。
职场上大家对工作任务的心理机制大概是这样的:
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大家都有利的当然是活少、人多,不停加人来分担工作量当然是最优安排,但是这不可能,成本约束了这一情况的出现。
好了,在绝大多数单位,长期运作下来之后的结果一定是工作量与人员固定在一个“临界点”,工作量没有大到大家集体“罢工”,但每个人也都不轻松。如果大家都发扬风格倒也相安无事,每个人都分担一点。
但是一旦有一个同事破坏了这种“默契”,不想分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那部分任务,大家内心深处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就开始起作用了,凭什么这个人不承担?多少难听的话都在心里骂过了。
尤其是像大医院这种需要24小时运作的单位,必然会出现节假日轮流值班的问题。很多时候,领导都最头疼节假日排班这事了,甚至需要领导自己带头值班,才能将这一套机制顺利运作下去。
这些年各个单位都在降本增效,大家身上的活都很重,怨气已经累积了不少。这个时候恰好出现一个不想轮班、专门想着周末可以正常休息的人,还公开提出了这种“无理的”要求,不“啐死”你才怪了。
我都能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大家看着的是张水华哭着抱怨领导不同意她调休的视频,眼前奔腾的却是过往和现下那些利己的、自私的、鸡贼的同事、前同事、前前同事……
任务是恒定的,这些人耍滑头遛了或者专门挑轻便的事情干,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自己头上。
所有曾经的或当下的不愉快、不舒服都奔涌而出了。“张水华”这时候就成了这种压抑许久的情绪的集中爆发点,喷薄而出,一旦决口,就不可遏抑了。
所以如果张水华本人能够看到我这篇文章,我想对她说的话是:大家也并不是真的对她有多大的恶意,只不过借着她发泄对自己那些专门利己的同事、前同事的不满。所以,面对排山倒海般的责骂,她可能也就不那么难过了。
任何群体性行为的发生背后,一定蕴藏着一种积蓄已久的社会心态。大家借着苏超对足协的态度如此,借着张水华对那些精致利己同事的态度亦如此。
张水华更多替这些“同事”受骂了。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言短意长|“最快女护士”这次为何被骂得这么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