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海洋里的“芭蕾舞者”,柔软的身躯,飘逸的触手,在幽蓝的大海中如落叶般随波逐流——说起水母,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多半是它们多姿的身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国最大的核电站竟然被小小的水母“逼停”,这种柔弱的生物是如何让一座大型核电站停止运作的呢?

由于大量水母进入法国格拉沃利讷核电站冷却反应堆的取水系统,法国电力公司被迫关闭了该核电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水母大军堵塞冷却过滤器
当地时间8月11日,法国电力集团称,位于法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格拉沃利讷核电站因反应堆冷却系统附近“出现大量且难以预见的水母”,导致4台反应堆机组临时停运。
格拉沃利讷核电站是法国规模最大的核电站,配有6座反应堆,总装机容量5.4吉瓦,约占法国电力生产总额的6%。据报道,8月10日深夜至11日清晨,该核电站的4个反应堆机组因水母堵塞关键设备,先后触发停机保护。在此之前,已有2个反应堆处于夏季检修。至此,该核电站的6台机组全部停止运行。值得庆幸的是,此次事件未对核电站、人员或环境造成安全影响。截至8月13日,该核电站的一个反应堆已重启并接入电网,其他反应堆也将在几天内陆续恢复运行。
法媒报道称,如此大规模的水母潮此前从未在该核电站附近海域出现。这些名为“巨型桶水母”的海洋生物大量聚集,堵塞了反应堆海水进水口的“过滤转鼓”,直接干扰了反应堆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专家埃尔维尔·安塔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格拉沃利讷核电站的冷却系统从北海取水,而北海恰巧是多种水母的栖息地。安塔让称,这些生物的游泳能力不足以改变其行进方向或避开障碍物,它们大量涌入敦刻尔克港是因为洋流和风的作用。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水母或成沿海电站常客
遭水母“逼停”后,格拉沃利讷核电站发言人称,水母入侵导致反应堆停机“相当罕见”,但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类似事件,美国、加拿大、瑞典和日本等地均有类似案例发生。
2013年,瑞典奥斯卡港核电厂由于一大群海月水母游进冷却水入口,这座瑞典最大的核反应堆不得不关闭。同年,因气候适宜水母大量繁殖,导致日本、以色列等很多国家核电站被迫关闭。
根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文件,美国核电站也曾因水母入侵导致停运。2008年,美国加州迪亚布罗峡谷2号反应堆大量水母堵塞了循环水滤网,导致水压出现问题而关停。2011年,水母大规模“入侵”佛罗里达州圣露西核电站的冷却水渠,堵塞了水管。
2023年,中国红沿河核电站因附近海域大量海月水母进入泵站前池,导致机组停堆。
不仅是核电站,临海发电厂也面临同样问题,水母渐有成为沿海电站“常客”之势。正如水母专家丽莎·安·格什温在《刺痛!》一书中的警示,水母正在占领海洋。
法国《回声报》文章分析称,水母数量的激增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过度捕捞行为减少了水母的天敌和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为浮游生物增殖和水母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研究指出,海水温度的升高能加快水母幼体的发育速度。水母过量繁殖令其成为不折不扣的海中“刺客”,不仅和鱼类争食,其他鱼类的鱼卵和鱼苗也可能被水母捕食,海水氧气被大量消耗,这些对于因过度捕捞而减少的鱼类生存更加不利,可能会引发海洋生态系统一系列恶性循环。随着海洋温度升高,水母暴发的频率还在不断增加,出现范围也在扩大。
防范新型风险势在必行
法国长期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专家认为,气候变暖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可能对核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带来新型灾害,法国核电站因水母激增而被迫关停就是例证,这种风险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
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期曾举办关于弹性基础设施的研讨会,关注了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会议指出,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正在上升,对水、卫生、电力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服务造成了重大干扰,经济和社会影响深远。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升级,迫切需要建设有弹性的基础设施,以抵御极端天气事件。同时,有必要确定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来提高复原力,优先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水母“逼停”法国核电站再次为人们敲响警钟,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深刻影响人类社会。未来,需要对生态变化引发的新型风险展开更多研究,及早作出预警,降低损失。重要基础设施也需要对潜在的各类风险作出评估,借助自然或技术手段化解威胁,防患于未然。
(原标题为《水母入侵何以“逼停”法国最大核电站——气候变化致重要基础设施发生故障值得警惕》)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水母入侵“逼停”法国最大核电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