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沉寂多年,内地银行股IPO再现新动向!
近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更新两条IPO动态,东莞银行和南海农商行更新提交了相关财务资料,目前IPO审核状态已更新为“已受理”。《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深交所和上交所合计仍有6家银行排队等待IPO。其中,东莞银行等4家为“已受理”状态,湖州银行为“已问询”,广东顺德农商行IPO审核状态为“中止”。
受访专家指出,近年来银行IPO遇冷,主要与资本市场政策调整及近两年A股市场震荡有关。此次两家银行重启IPO意在补充资本,国内银行体系需要通过补充资本金以扩大支持实体经济能力、降低金融风险。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招股书中显示,东莞银行本次计划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该行发行后总股本的25%(含25%),即7.81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1.22亿股。南海农商行拟采取全部发行新股的方式,该行股东不公开发售其所持股份,拟发行不超过13.15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52.60亿股。
此前,上述两家银行均因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被中止审核,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后恢复受理。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针对此次重启IPO的决定,两家银行均在近日更新的招股书中提到资本补充的需求。
关于上市目的,南海农商行解释称,预计未来对资本的需求将日益增加。为确保未来的资本充足水平持续满足战略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该行应建立持续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在利润积累的同时,有必要采取措施做好外源性资本补充工作,维持稳健的资本充足水平,以持续满足监管要求。
东莞银行也表示,本次发行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以提高该行资本充足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并称通过首发上市,能够进一步拓展多种融资渠道,提高该行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水平,既有利于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也有助于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此前一段时间,国有大行密集补充了资本金,底层逻辑是国内银行体系需要通过补充资本金来扩大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并降低金融风险。继大行之后,地方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同样存在补充资本金的需求。”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陈欣直言。
陈欣指出,补充资本金有不同的形式,对于已经上市的银行可以采取定增等方式,对于尚未上市但资质较好的部分银行,证监会也会开闸允许其通过上市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银行当然是期待上市的,但上市对于银行业绩存在要求,证监会也需要优中选优以防股市震荡,港股上市对业绩要求则相对较低”。
6家银行排队候场
回顾近几年来银行IPO进程,自2022年1月登陆深交所后,A股市场便无新增上市银行;港股市场上,今年1月宜宾银行挂牌上市,结束了内地银行IPO长达三年的“空窗期”。梳理深交所和上交所公告信息,目前仍有多家银行排队等候IPO。
除了前述两家重启审核的银行外,深交所主板还有广东顺德农商行处于“中止”状态。此前申请IPO的广州银行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则因主动撤回处于“终止”状态。上交所主板,湖北银行和江苏昆山农商行均处于“已受理”状态,湖州银行更进一步,处于“已问询”状态。
此外,今年5月,新疆银行发布了上市财务顾问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正式启动上市筹备。此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发布《关于对2025年度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宣告新疆银行获批成为自治区重点上市后备金融机构。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近年来银行IPO遇冷,一方面与资本市场政策调整有关。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背景下,上市资源更多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另一方面,与近两年A股市场震荡有关。银行股体量较大,需考虑其上市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董希淼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现阶段,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嗷嗷待“补”,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创新资本工具,提高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能力,有效开展补充资本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
“建议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的范围,延长使用期限;特别国债按照‘一行一策’原则,向重点城商行、农商行倾斜,提升非风险类地方法人机构资本实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适当优化股东资质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定向增发或增资扩股。同时,还要适度放宽准入条件,支持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加大力度支持更多优质中小银行优先上市,推动中小银行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董希淼建议道。
在陈欣看来,地方银行通过上市和定增等方式补充资本金正在慢慢开闸。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近年来不断压缩的息差,其次是相较大行并无规模优势。”陈欣指出,“国内银行众多、业务竞争激烈,目前大行也能够下沉到各个城市,进一步增加了中小银行的息差压力。此外,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规模小意味着管理、设施及合规等成本难以有效分摊,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而且能否突破规模带来的资质门槛,对中小银行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两家银行重启IPO!中小银行“补血”释放强烈信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